2019年9月20日,应华东师范学大夏讲坛之邀,法籍华裔著名钢琴家朱晓玫女士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作了专题讲座。这个题为“一个辽远的世界”也被纳入“音乐学院高端学术论坛系列” —— Ideals and Ideas。
朱晓玫女士是享誉世界的法籍华裔钢琴家,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1984年起定居巴黎并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任教。朱晓玫被誉为“巴赫的传人”,一位像修行隐者般的钢琴家,对巴赫的诠释有着“最纯净的声音”的美誉,《费加罗报》评价:“你一定要去听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她演奏的就像作品本身一样平实自然。她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赋格的艺术》获法国最重要的奖项“震撼大奖”之唱片大奖、国际古典音乐奖(ICMA)的特别成就大奖。有关她的纪录片《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获第33届蒙特利尔艺术电影节最佳散文影片大奖。她是众多国际重要钢琴大赛的评委,包括瑞士哈斯基尔国际钢琴比赛、法国玛格里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比赛、德国莱比锡巴赫国际音乐等。2007年,她的自传《河流与她的秘密》在巴黎出版。
吴和坤院长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和音乐学院欢迎这位来自巴黎的音乐家和她的随行音乐评论家MichelMollard博士。在致辞中他讲到:“朱晓玫女士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确切地说,更是一位与今天科技迅猛发展、‘大众文化’冲击社会的时代格格不入的艺术家,是星球上幸存的极少几位中的一位。朱老师的孜孜不倦,如此的虔诚、又是如此地痴迷与执着对待每一个她看了又看、弹了又弹、嗅闻了千万遍的符号。当今时代可能过多地强调艺术服务于百姓,随之而来的迎合‘市场需求’和‘市场价值’,导致了艺术家忘却了艺术的真谛和艺术家的职责,从而也误导了百姓。” 吴院长最后指出:“为社会和人民揭示更高的人类理想,是艺术家的原本职责和艺术创作的宗旨。让我们远离现实的喧闹,哪怕只是短暂的90分钟,让朱老师领着我们去张望一下她的世界。”
本次讲座以对话形式,围绕着朱晓玫的音乐世界分三个部分展开。
首先,朱晓玫女士回顾了她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上的个人成长经历。作为巴赫的诠释者,她与巴赫的几次结缘:一次在中国的张家口,那是她下放期间,非常想练钢琴,于是历尽千辛终于得到一台钢琴,但冬天的寒冷使她无法练琴,于是想起了她的老师的教诲,通过对巴赫赋格的练习,既练习了手指机能,又起到了取暖的效果,这也是她第一次与巴赫的结缘。二是在在美国求学期间,她住在一位音乐学家的家里打扫卫生以换取练琴的机会,但不管弹奏什么作品都使得户主厌烦,直到她弹了《哥德堡变奏曲》,打动了那位音乐学家,他不光给了朱教授继续弹琴的机会,还送了她一本如何弹奏巴赫装饰音的书籍,从此,《哥德堡变奏曲》跟了朱老师三十多年。
接着,朱老师以”复调”作为讲述线索,与同行的法国莫拉博士一起讲解了西方复调音乐的起源,它与欧洲建筑及文化的关系,以及巴赫对复调音乐的重大贡献等。讲座其间,听众们聆听了巴赫的《C大调赋格》、《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等作品,并进行全场的互动。朱老师指出,弹奏巴赫,让她想到郑板桥的兰草竹石画。当你画竹觉得自己不够好时,就意味着还在进步;而为自己的画自满时,就意味着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弹奏《哥德堡变奏曲》亦是如此。
最后,朱老师又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将巴赫与老子、佛教等东方思想做进一步比较与联系。她指出,每次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最打动她的是主题的循环,作品的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呈现佛教轮回的特点,经过30次人生的变换,最终又回到了人生的第一步。这种没有大起大落的音乐,也正是巴赫的哲学思想,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相呼应,即最好的演奏就是这种心里发出来的声音。莫拉博士也补充到,《赋格的艺术》的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变奏有着内在紧密地联系,每一首赋格曲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这也同样与《周易》中的“生生不息”有着隔空的默契。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上海其他高校不同学科、以及外省市的众多师生共同参加,现场座无虚席。在讲座问答环节,在场师生就讲座内容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与朱老师展开积极互动。吴和坤院长对讲座做了简要评议与总结,讲座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者:徐嘉艺 杜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