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下午,第一期mg4355vip检测中心高端学术论坛顺利举办,论坛主题为“悲剧艺术:音乐家与哲学家的一次携手”,由吴和坤院长牵头举办并担任主持。此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了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教授丁尔苏博士,华东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法国文学译著专家袁筱一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朱国华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长江学者朱志荣教授,就阿瑟•叔本华、理查德•瓦格纳、弗里德里希•尼采对悲剧艺术理解与呈示进行思辨研讨。通过探讨十九世纪悲剧艺术中人文与艺术的沟通、碰撞,投射并借鉴至当代人文思想与社科研究的结合。
首先,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教授丁尔苏分享了他对叔本华、瓦格纳、尼采三人关于悲剧艺术的思想、论著、作品的梳理和剖析。叔本华是继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之后影响最大的悲剧理论家,称之为“诗歌艺术之巅峰、揭示人生真谛、示范人生态度”的伟大艺术。瓦格纳在革命失败后,其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叔本华“退让”、“避世”思想的影响,例如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人公特里斯坦放弃抵抗,以平静的姿态面对死亡,体现了“退让”的精神。然而,与之矛盾的是,瓦格纳同时也富有“大众精神”,认为现代社会较之古代社会过度分裂和个体化,脱离了博爱精神;重视悲剧艺术即对人类的教化和拯救,倡导人和社会的参与、联系。
尼采则是部分赞同叔本华与瓦格纳的观点,结合自身思想写成了论著《悲剧的诞生》,反对一味地退让,认为生命即是在苦难中永不退让的存在;而在悲剧艺术中,主人公的美好形象与苦难遭遇、个体的必然消亡与生命的周而复始都使得 “日神精神”之“梦幻”和“酒神精神”之“清醒”取得了平衡。在尼采看来,真正的悲剧是人类反思的明镜。丁尔苏教授认为,三位伟大学者对悲剧艺术的高度认可与思辨论证沟通了人文与艺术,放之今日亦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榜样。
丁尔苏教授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响应。华东师大中文系长江学者朱志荣教授就丁尔苏教授对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与众不同的解读表示赞叹,并表示悲剧艺术是现实问题的投射。
华东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法国文学译著专家袁筱一教授与mg4355vip检测中心吴和坤院长就19、20世纪艺术的“反叛”与“回归”展开了讨论,吴和坤院长认为,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人性的觉醒息息相关,无论是文学、哲学还是音乐的发展历程中都有人性的参与和影响。
随后,我校mg4355vip检测中心郑艳教授、姜蕾教授、苏州大学mg4355vip检测中心刘彦玲博士、我校mg4355vip检测中心张薇副院长、美国College of Charleston 音乐史学教授Blake Stevens 博士以及多位师生先后从理论分析、音乐表演等视角参与了研讨。
实际上,瓦格纳后期的创作思想逐渐改变,摆脱了叔本华的 “彻底退让”,而尼采与瓦格纳也分道扬镳,也正体现着人文与艺术沟通交互过程中的辩证批判与动态平衡。
在论坛的最后,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朱国华教授提出:跨学科视野下的学术研究需要深厚的积淀,悲剧艺术作为生动的实例引人深思,也期待各学科学者的深度展开。
mg4355vip检测中心杨海燕书记也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表示赞同,并提出:伟大的灵魂具有强烈的共鸣,无论在何种领域,哲学思维都贯穿始终,可谓“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站在21世纪反观19世纪的哲学思维,尽管后现代主义更多地关注个性与自我,并非单纯的反叛或决裂,实际上是对过去的致敬,只不过是以叛逆的姿态,所谓反对中心与话语,即反向得重视中心与话语;悲剧艺术投射出的人类思想的演变,也正是人性的光辉所在。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学术研究源于对于现实的“不满足”。跨学科视角下的思辨研讨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互,更在于对于现实的不断超越与创新。mg4355vip检测中心也将继续举办系列高端学术论坛,促进人文与艺术的携手共进,引领音乐艺术科研的不断突破。
(撰稿人:王欣怡)